2018成人高考專升本《語文》考試重點筆記(7)
相關推薦:2018年成人高考高起點《語文》模擬試題及答案【匯總】
2018成人高考專升本《語文》考試重點筆記(7)
《燈下漫筆》(重點課文)
《作家作品》
魯迅,本名周樟壽,后改名周樹人。中國現(xiàn)代文學的奠基人;
1918年在《新青年》開始用魯迅筆名發(fā)表第1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
《主旨》
本文時代背景(重點,是掌握本文的一把鑰匙)
本文發(fā)表于1925年,正是北伐戰(zhàn)爭的前夕,當時國內階級斗爭極為激烈。反動的文人為了阻撓青年投身到革命運動中去,就一再引導青年人鉆進“故紙堆”去欣賞中國的歷史。針對反動文人的這一企圖,魯迅先生寫作了這篇雜文。
本文通過對中國歷史的反思與剖析,對中國現(xiàn)狀的揭露,指出中國歷史的黑暗,現(xiàn)狀的殘忍,號召青年創(chuàng)造人民當家作主的新時代。
《疑難詞句》
1、時日曷喪,予及汝偕亡。(這個太陽什么時候滅亡,我和你一起死。)
2、到現(xiàn)在還為我們愛國者所自栩。(自栩:自夸。)
3、常有兵燹。(兵燹:戰(zhàn)亂。)
4、因此受了蠱惑。(蠱惑:迷惑。)
5、萬姓臚歡。(臚:傳告。)
《課文串講》
全本分為兩大部分。
第1部分,從民族心理的角度,剖析中國歷史。
第1層:(1——4自然段)寫辛亥革命后,金融動蕩,鈔票貶值。百姓用高價兌現(xiàn)銀元,明知吃虧,還滿心高興的生活實例,引出:中國人“極容易變成奴隸,變了之后,還萬分喜歡。”
揭示了國民的思想弱點,即容易茍安,滿足。
第二層:(5——11自然段)分析了被壓迫的中國民眾安于被奴役地位的思想產(chǎn)生的歷史根源。指出正是封建專制制度的愚民統(tǒng)治,造成民眾的奴性十足的民族心理。把歷史形象地概括為兩種時代,揭示出“太平盛世”的真相。
第三層:(12——14自然段)揭露復古主義者的本質:向往做奴隸的地位,是民族心理在作祟。號召青年創(chuàng)建第三樣的時代。
第二部分,從民族文化的角度,剖析中國的現(xiàn)實,剖析中國“固有文明”的實質。
第1層:(15——17自然段)通過一個日本作家的文章展示帝國主義對中國固有文明別有用心的贊頌。用現(xiàn)實和歷史的事實揭露洋人贊頌的固有文明實際是“中國人用子女玉帛所做的奉獻于征服者的大宴”。
第二層:(18——20自然段)分析中國固有文明的核心是封建等級制度。
第三層:(21——23自然段)揭示中國固有文明的內涵,就是保古守舊,茍活偷生。帝國主義贊頌中國固有文明的目的,就是反對中國現(xiàn)代化。結尾發(fā)出“掃蕩這些食人者,掀掉這宴席,毀壞這廚房,則是現(xiàn)在青年的使命”。
《學習要點與難點》
1、本文第1部分的中心論點:
對廣大人民來說,歷史是“想作奴隸而不得的時代”和“暫時做穩(wěn)了奴隸的時代”兩者的交替循環(huán)。
2、本文第二部分的中心論點:
“所謂中國的文明者,其實不過是安排給闊人享用的人肉筵宴。所謂中國者,其實不過是安排這人肉筵宴的廚房。”
3、本文兩部分之間的聯(lián)系。
兩部分互相聯(lián)系,對應統(tǒng)一。
第1部分,從民族心理的角度,探討了中國的歷史;第二部分,從民族文化的角度,探討了中國的現(xiàn)狀。兩部分互為因果(重點)。因為歷史與現(xiàn)狀,心理與文化都相互聯(lián)系,相互制約,互為因果。
兩部分結尾,都指出“現(xiàn)在青年的使命”, “創(chuàng)造第三樣的時代”與“掃蕩這些食人者,掀掉這筵席,毀壞這廚房”都是“使命”的重要內容。
論證方法上面,兩部分也都一樣,都是從日常生活的感受入手,然后引用大量歷史事實,文獻典籍等論據(jù),進行論證。
4、本文對中國歷史的反思與剖析。
歷史上,“中國人向來就沒有爭到過人的價格,至多不過是奴隸,”“然而下于奴隸的時候,卻是數(shù)見不鮮的”。所謂“下于奴隸的時候”,就是戰(zhàn)亂時候,百姓“想做奴隸而不得的時代”。中國的歷史就是“想做奴隸而不得的時代,與暫時做穩(wěn)了奴隸的時代”這樣兩種時代交替循環(huán)。
5、本文對民族心理的剖析。
中國人“極容易變成奴隸,而且變了之后,還萬分高興。”唯恐做不上奴隸,希望有個主子給他們定下奴隸規(guī)則,而這個規(guī)則穩(wěn)定不變,則“萬姓臚歡”,稱頌“天下太平”。
中國幾千年來延續(xù)下來的民族心理是奴化性,麻木不仁,茍且偷安,俯首貼耳,屈服于統(tǒng)治者的暴力之下。
6、本文三種時代的含義。
第1種,“想做奴隸而不得的時代”,社會處于戰(zhàn)亂,百姓連性命都不保,連奴隸都不如;
第二種,“做穩(wěn)了奴隸的時代”。社會比較穩(wěn)定,百姓可以按照奴隸的規(guī)則生活;
第三種,“中國歷史上從未曾有過的時代”,百姓當家作主的時代。
7、“中國固有精神文明”“吃人”的本質。
封建統(tǒng)治者提倡的文明就是森嚴的封建等級制度,一級一級制馭著,貴吃賤,大吃小,上吃下,“自己被人吃,但又可以吃別人”,作者指出,所謂中國文明者,不過是安排給闊人享用的人肉筵宴。
8、本文對當時中國現(xiàn)狀的剖析。
本文在第二部分揭露了中國固有文明的吃人本質,同時還剖析了中國現(xiàn)狀。在當時,人肉筵宴還在排著,而這些人肉筵宴只有闊人和外國人才能享用,而百姓則處在水深火熱之中。“有吃燒烤的身價不資的闊人,也有餓得垂死的每斤八文的孩子”,這種嚴重的階級對立和貧富懸殊,正是當時中國的現(xiàn)狀。
9、作者指出的當時進步青年的歷史使命。
創(chuàng)造中國歷史上從未有過的第三樣的時代;
“掃蕩這些食人者,掀掉這筵席,毀壞這廚房”。
10、善于運用形象化、文藝性、高度理論概括相結合來說理論事。
如把中國幾千年封建社會“一治一亂”的歷史形象地概括為“想做奴隸而不得的時代,暫時作穩(wěn)了奴隸的時代”的交替循環(huán);把帝國主義在中國的特權,比作“人肉宴筵”;把舊中國比作“廚房”。
11、反語:“古人的良德美意”“自然就皇恩浩蕩”,“就叫做天下太平”“人們便要心悅誠服”。有諷刺意味,并有深刻的思想感情。
12、暗示:“轎夫如果能對坐轎的人不含笑,中國也早不是現(xiàn)在似的中國了。”
轎夫暗示人民大眾;坐轎者暗示統(tǒng)治者。“不含笑”指敢于反抗。
13、比喻。
《重點段落簡析》
“我們在目前,還可以親見各式各樣的筵宴……其實不過是安排這人肉的筵宴的廚房。”
1,層次
(1)開始至“但茅檐下——每斤八文的孩子”
(2)“所謂中國文明者,——”
2,此段論點:吃人;
3,論證方法:對比
4,修辭方法:
排比:茅檐下也有淡飯,路旁也有殘羹,野上也有餓莩。
對偶:有吃燒烤的身價不資的闊人,也有餓得垂死的每斤八文的孩子。
比喻:可以見各式各樣的筵宴
人肉筵宴安排人肉筵宴的廚房。
最新資訊
- 2025年成人高考各科目備考建議2024-12-12
- 2024年成人高考英語書信作文萬能模板2024-10-16
- 2024年10月成人高考專升本政治考前沖刺必背重點80個(61-80個)2024-10-14
- 2024年10月成人高考專升本政治考前沖刺必背重點80個(41-60個)2024-10-14
- 2024年10月成人高考專升本政治考前沖刺必背重點80個(21-40個)2024-10-14
- 2024年10月成人高考專升本政治考前沖刺必背重點80個(1-20個)2024-10-14
- 2024年成人高考英語書信作文萬能模板:投訴信2024-10-14
- 2024年成人高考英語書信作文萬能模板:詢問信2024-10-14
- 2024年成人高考英語書信作文萬能模板:請求信2024-10-13
- 2024年成人高考英語書信作文萬能模板:邀請信2024-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