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心理咨詢師認知行為療法知識點(4)
但是,人們使用共同感受這一工具時,常常因不加注意而忽略了上述認知過程。因此,許多判斷、推理和思維顯得是模糊、跳躍的,很象一些自動化的反應,這就是貝克理論中。
“自動化思維”的含義。這樣,思維過程中心一些錯誤觀念也因個體不加注意而忽略了,并形成了固定的思維習慣而被保存下來,使個體自身對這些錯誤的認知觀念不能加以反省和批判。這就需要咨詢師運用細致的分析技術,幫助求助者分辨并改正這種錯誤的、習慣化的認知過程。轉自環(huán) 球 網 校edu24ol.com
貝克還認為個體在認識現(xiàn)實世界的過程中,應遵循一定的規(guī)則。它們是個體在成長過程中所習得的社會認可的行為準則。個體依據它們評價過去,預期未來,并用它們來指導現(xiàn)在的行為。但是貝克進一步指出,如果個體不顧客觀條件,過分按規(guī)則行事,也會使其行為不能與現(xiàn)實環(huán)境相協(xié)調,從而導致情緒困擾和不適應的行為。
綜上所述,貝克認為如果個體不能正確使用共同感受這一工具來處理日常生活中的問題,或是對自己的自動化思維中某些錯誤觀念不能加以內省,或是過分按規(guī)則行事,無論哪種情況,都會造成認知歪曲,產生不良的情緒和不適應的行為問題。
貝克指出求助者的“自動想法”是一些個人化的觀念,它們由一個特定刺激引發(fā)并可導致情緒反應。貝克堅信有情緒困難的人傾向于犯一種特有的“邏輯錯誤”,即將客觀現(xiàn)實向自我貶低的方向歪曲。
在上述理論的基礎上,貝克指出了下列被稱作認知歪曲的導致錯誤假設與誤解的系統(tǒng)推理錯誤:
(1)主觀推斷――沒有支持的或相關的根據就做出結論
(2)選擇性概括――
(3)過度概括――
(4)夸大和縮小――
(5)個性化――
?、寿N標簽和錯貼標簽
?、藰O端思維
上述任何一種形式的認知歪曲都可能造成思維紊亂,從而進一步產生各種情緒困擾。貝克論證說,抑郁的產生在于求助者對失敗的體驗。無論這種失敗是否真實,求助者對此都會過分地夸大,認為它是一成不變或不可逆轉的,并進一步將這種失敗歸因于自己的無能或缺陷,對自我作出否定性的評價,認為自己毫無價值。因此,抑郁癥求助者往往由于邏輯判斷上的錯誤,以及對事物含義的歪曲而我譴責,對自己作出不合邏輯的推論,并用自我貶低和自我責備的思想去解釋所有的事件。轉自環(huán) 球 網 校edu24ol.com
除抑郁癥外,貝克還用認知的觀點對癔癥和強迫癥進行了分析。他認為,癔癥求助者總認為自己身體受到傷害,并堅信自己有病,把每一種微小的不適感都當作是病癥的表現(xiàn)。這種信念增強了他對不適感體驗的敏感性,從而造成惡性循環(huán),使他只滿足于由于敏感的所顯示的證據,而不去做任何努力來驗證他是否真的有病。強迫癥求助者的典型特征是把某一事件不良后果的可能性過分地夸大,認為必須做些什么來制止這種后果的發(fā)生,而且為了徹底避免,應做出更多的努力。于是他總是反復地重復著同一種動作或思考同一個問題,以表明他做出努力的程度,從而象征性地減輕他內心的焦慮。
從貝克對上述幾種情緒困擾的分析可以看出各類求助者思維過程中的共同特征,即以自我為中心和極端化的思維方式。求助者對任何事物都是從與其自身有關的角度來進行解釋的,把所有事情都與自己聯(lián)系起來,不能做出客觀現(xiàn)實的推理與判斷。此外,他的思維也是極端和絕對化的,對事物進行片面、武斷和過分概括化的推論,特別是對否定性的經驗和預期過分夸大。這兩點也正是咨詢師前面提到的五種認知歪曲形式的典型特征。
貝克強調,認知治療對心理障礙的治療重點應在于減輕或消除那些功能失調的活動(activityofdysfunction),并幫助求助者建立適應性的功能;鼓勵求助者對導致障礙的思維和認知過程,以及情感,動機等內部因素進行自我監(jiān)察。
Beck(1985)進一步提出了五種具體的認知治療技術:
(1)識別自動性思維――由于這些思維已構成求助者思維習慣的一部分,多數求助者不能意識到在不良情緒反應以前會存在著這些思想。因此,在治療過程中,咨詢師首先要幫助求助者學會發(fā)掘和識別這些自動化的思維過程。更為具體的技術包括提問、指導求助者自我演示或模仿等。
(2)識別認知性錯誤――所謂認知性錯誤即指求助者在概念和抽象性上常犯的錯誤。典型的認知性錯誤有前面提到的幾種,如任意的推斷,過分概括化,“全或無”的思維等等。這些錯誤相對于自動化思維更難于識別。因此,咨詢師應聽取并記錄求助者訴說的自動性思想,以及不同的情境和問題,然后要求求助者歸納出一般規(guī)律,找出其共性。
(3)真實性驗證――將求助者的自動性思維和錯誤觀念視為一種假設,然后鼓勵求助者在嚴格設計的行為模式或情境中對這一假設進行驗證。通過這種方法,讓求助者認識到他原有的觀念是不符合實際的,并能自覺加以改變。這是認知治療的核心。
(4)去中心化――很多求助者總感到自己是別人注意的中心,自己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會受到他人的品評。為此,他常常感到自己是無力、脆弱的。如果某個求助者認為自己的行為舉止稍有改變,就會引起周圍每個人的注意和非難,那么咨詢師可以讓他不象以前那樣去與人交往,即在行為舉止上稍有變化,然后要求他記錄別人不良反應的次數,結果他發(fā)現(xiàn)很少有人注意他言行的變化。
(5)憂郁或焦慮水平的監(jiān)控――多數抑郁和焦慮求助者往往認為他們的抑郁或焦慮情緒會一直不變地持續(xù)下去,而實際上,這些情緒常常有一個開始、高峰和消退的過程。如果求助者能夠對這一過程有所認識,那么他們就能比較容易地控制自身的情緒。所以,鼓勵求助者對自己的憂郁或焦慮情緒加以自我監(jiān)控,就可以使他們認識到這些情緒的波動特點,從而增強治療信心。這也是認知治療常用的方法。
此外,在實際治療過程中,貝克還特別重視求助者的潛能。他強調,咨詢師應注意引導求助者去充分調動和發(fā)揮自身內部潛在能力,對自己的認知過程進行反省,發(fā)現(xiàn)自己的問題并主動加以改變。因為貝克相信,求助者情緒和行為上的不適應是由于在某些特殊問題上錯誤地使用了共同感受這一工具,使其特定的認知方式與常人不協(xié)調,而不是其整個的認知系統(tǒng)都遭到破壞,在這些特定的問題之外,他們仍可能有正常的認知功能。因此,如何幫助求助者利用這些功能解決自己的問題,是咨詢師的首要任務。貝克的這種觀點對認知治療也具有重要意義,這已經成為治療的重要原則之一。
(二)咨詢案例
病例:求助者A,男,25歲。某大學三年級研究生。主訴一個月從來經常失眠、無食欲。常感到渾身無力,對任何活動和事物都不感興趣,活動水平明顯下降;同時情緒低落,憂郁煩悶,提不起精神??偢械缴钪忻媾R著許多難以解決的問題,故認為自己活著很累,產生自殺觀念。結合SCL-90量表中抑郁量表的較高分數,此求助者被診斷為抑郁癥。
原來一個多月以前,求助者的女友因某種原因中斷與自己長達兩年的戀愛關系。求助者本來正準備畢業(yè)后就結婚,但沒想到臨近畢業(yè)卻出了這樣的事,并為此情緒低落。本以為自己能很快解脫出來,但沒想到越陷越深,終于到了不能自拔的地步,以至影響了自己的學習及畢業(yè)論文工作,從而使得抑郁情緒進一步嚴重起來。
求助者除上述表現(xiàn)外,對自己的問題尚有一定的自知力,也有一定的求助動機,而且無幻覺、妄想等精神病狀,因此他的抑郁狀態(tài)主要是神經癥性的,適用認知治療加以改變。
最新資訊
- 資深心理咨詢師分享:心理咨詢的主要技巧之鼓勵與安慰2025-01-01
- 資深心理咨詢師分享:心理咨詢的主要技巧之釋意與解釋2024-12-31
- 心理咨詢師的專業(yè)特質:真誠2024-12-31
- 心理咨詢師的專業(yè)特質:尊重2024-12-30
- 心理咨詢師的專業(yè)特質:關注2024-12-29
- 心理咨詢師的專業(yè)特質:同理心2024-12-27
- 資深心理咨詢師分享:什么是心理健康?2024-12-26
- 資深心理咨詢師分享:怎么算是心理健康?標準是什么?2024-12-25
- 資深心理咨詢師分享:心理從業(yè)者需要牢記的九大原則2024-12-20
- 心理咨詢師學習內容:《基礎知識》總覽2024-12-18